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指出:“编好教材是提高教学的关键。”但现行的中学《语文》课本,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各册现行的中学《语文》课本,也不够精益求精,需要改善之处不少。现仅以人教社出版的各册现行中学《语文》课本为例,最醒目的就是课文目录。课文目录主要有两项内容:每篇课文的题目及其作者的名字。但是,在这两个方面,似乎都还缺乏统一的、贯彻始终的标准,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混乱。
先说课文的题目。首先是有的课文命题欠准确,比如高中《语文》第一册中司马迁的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第二册中高尔基的《母亲》、韩非子的《五蠹》,第四册中曹禺的《雷雨》、关汉卿的《窦娥冤》,第五册中鲁迅的《阿Q正传》等,明明是只选其中一小部分,却没有在题目上标明“节选”二字。尤其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高中《语文》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目录,同是戏剧课文目录,第七课《雷雨》、第九课《窦娥冤》不标“节选”二字;而第八课、第十课却分别是“《屈原》(节选)”、“《茶馆》(节选)”。依据常识,像这样穿插排列在一起,不标“节选”的就肯定不是节选,而应该是整部剧本;但翻开课文一看,却又是节选无疑。“节选”的标与不标,不应该是如此随意的,要有统一的、在整套教材中贯彻始终的标准。其次就是课文目录上的题目与课文上的题目也有待于进一步统一。例如,初中《语文》第五册第二十一课:目录上是“孟子二章”,而课文上面的题目却是“《孟子》二章”。书名号也不是可有可无的。我看目录上的标题不对,应当与课文题目统一起来。
还有目录之外的标题问题,就是初中《语文》第二册第76页“方志敏给高易鹏的《遗信》”。首先,这封信不是给高易鹏的。此信原件现藏中央档案馆,据查阅,原信虽未写明是给谁的,信的右上角却有知情者加写的一句“这是给胡某的信”。“胡某”是谁呢?据周英才同志《方志敏遗稿面世记》一文介绍,“胡某”就是胡逸发。此人早年加入同盟会,追随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,后来担任过国民党江西省高等法院院长等多种官职。因为国民党内部倾轧,他曾作为“优待号”里的囚犯与方志敏同住一室,而被方志敏所“争取”。方的狱中手稿,就是通过胡及其夫人转出狱的。(详见1996年4月17日《中国青年报》第8版)而信的最后一句“高的廿元,想不到办法给他吗?”才可能指的是看守所文书上士高易鹏。再说,信中有“晚间蚊虫咬人厉害,你家有没有多余的旧帐子?”等语,应为生前往来之信,题目上标为“遗信”也欠妥当。
再说课文作者的名字,在课本目录上与课文题目下标不标明的问题,似乎也缺乏严谨的体例和统一的标准,或者说是正确的标准没有能够得到严谨统一的贯彻。比如:古代作品有明确作者的,中学《语文》一般都是署作者名字,如荀况、屈原、司马迁等;而高中《语文》第三册的《五蠹》和《庖丁解牛》却不按上述一般常规署韩非、庄周的名字,而标出《韩非子》、《庄子》两部书名。再如,同是科普作品,初中《语文》第三册中的《中国石拱桥》、《统筹方法》、《向沙漠进军》、《苏州园林》等作品,就署茅以升、华罗庚、竺可桢、叶圣陶等作者的名字;高中《语文》第二册中《人类的出现》、《眼睛与仿生学》,也署了李四光、王谷岩的名字;而《食物从何处来》(初中《语文》第六册)、《一个好树种——泡桐》(高中《语文》第一册)等作品,却不署作者名字。在高中《语文》第一册第二单元内,同是集体创作的新闻作品,《为了周总理的嘱托》署了穆青等三人的名字,《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》却没有署名。或许有人会辩解说:有的作品在报刊上发表时,本来就没有作者个人署名,像《一个好树种——泡桐》,作者是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泡桐研究组”,自然就不好在课文目录和题目下为作者个人署名了。这大概也正是中学《语文》中对一些作品不署名的原因。但这样子理解著作权人的署名权肯定是不对的。因为“著作权人”不仅包括作为公民个人的作者,还包括“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”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,应是法人单位;其泡桐研究组,应属于非法人单位。其作品署名权都同样应当尊重,并且是受法律保护的。
还有一些中外作品,因为年代久远已无法考定作者了。中学《语文》采用了标明出处或者“民歌”的办法,就是在作者署名的位置,标明出自哪部书,或者标明是什么时代的民歌。初中《语文》第一册的《寓言三则》,其一、二则都标明“《伊索寓言》”,第二册的《木兰诗》和《敕勒歌》,都标明“北朝民歌”;高中《语文》第五册的《毛遂自荐》和《崤之战》,都标明“《左传》”;其他各册同类作品,也大都如此处理。但是,这一办法却没有得到统一贯彻。从目录上可以看出:初中《语文》第五册的《愚公移山》没标明出自《列子》,第六册的《陌上桑》和《君子于役》以及高中《语文》第五册的《孔雀东南飞》等作品,也都没有标明什么时代的民歌,或者出自哪一部书,致使整个中学《语文》课本目录,似乎在这方面还缺乏明确统一的体例。
另外,对于并非出于作者的创作,而是根据有关材料改写或编写的作品,如初中《语文》第一册中《大自然的语言》、第三册中《看云识天气》等篇,不在目录和题目下署名,而采取了在课文下面注明的办法,从而显示出编写、改写与创作作品的区别。这也是颇为精细周到的办法。可惜这一好办法也没能贯彻始终,以致于初中《语文》第一册中《盘古开天辟地》这一神话题目下面,赫然署上了整理改写者“袁珂”的名字,闹出了近乎袁珂创作了原始神话的笑话。至于初中《语文》第二册中《一件珍贵的衬衫》,因有口述者、有记录整理者,不在课文题目下署作者的名字,而采取课文下面的注释中注明的方法,也是不妥当的。因为本文是依据事实创作的作品,而不是根据有关材料改写或编写的作品。它的作者,无论是口述者还是记录整理者,依据《著作权法》都享有署名权。
(作者单位:河南教育报刊社)